庆祥街边的店铺和居民区。
城市的烟火气藏在大大小小的街巷里,街道上的每一栋建筑,每一个店面,每一家工厂……都与生活在这里的人息息相关。如果有这么一条街道,这里还保留着30多年的老厂子,20多年的旧小区,还有各种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小店,那么在这里居住的人,一定能品味到更丰富的烟火滋味吧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到具有这种特质的庆祥街上走一走吧。
藏着生活的便捷与惬意
庆祥街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中部,南北向街道,北起黄河路,南至长城路,长约850米。与银川其他老街巷相比,庆祥街形成年代较晚。其所在区域在上世纪80年代时属郊区良田乡保伏桥村地域,后来才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形成,曾被命名为良育街,2003年时更名为庆祥街。
探访之旅从庆祥街与长城路交会处开始,自街口进入,庆祥街上业态的丰富性便映入眼帘。路口的“沃福百瑞”枸杞招牌,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开启了这段街巷之旅,作为宁夏特色产业的代表,它不仅是商业符号,更承载着本地文化的特色印记。沿街而行,商业、教育、医疗、企业等业态自然交融,构成了覆盖全需求的生活网络。
各种各样的美食,是这条街道上最鲜活的底色。从“周世虎羊杂”“吴家手工面”等本地风味,到“黄河渔坞”的川味炝锅鱼、“西楼兰”的新疆美食,各地风味在此汇聚,成为城市生活的温情补给站。除了餐饮,各式超市、便利店满足着居民的日常采购,美发店、家政公司等则解决着人们的生活琐事,还有品类丰富的渔具商店,为爱好者提供着专属于他们的天地。从刚需到休闲,从舌尖到生活,步行可达的距离,庆祥街里藏着生活的便捷与惬意。
街道里,教育与医疗的布局,为市民的生活注入安心感。教育机构的蓝色招牌格外醒目,为周边的孩子们提供教育与培训;宁夏医学会、宁夏中西医结合院等医疗机构,又为居民提供了从日常问诊到健康保障的各项服务,为周边居民筑牢健康防线。“在这边住着真的很方便,想吃什么走几步就到了,买个药也很顺路。”家住丽园南区的市民李文丽说。
这条街上还有一个年代比较久远的建筑——宁夏医用氧气厂厂房,今年60多岁的李文丽说,自从她2004年搬过来的时候,这家厂就一直在。“听说1997年就有了,到现在也有快30年了。”她说。
时光沉淀的生活气息
庆祥街的核心,是围绕居民构建的温暖居住圈。沿线的安雅苑、丽园南区、琴岛嘉园等小区,虽风格各异,却共同编织着生活的经纬。其中,安雅苑是最年轻的一个小区,是2013年建成的,有着欧式风格的精致设计,修建时是这条街上最“时髦”的建筑。“盖这个小区的时候,我们每次路过都要停下来看看,我女儿还憧憬说以后要住在这里,现在她的梦想果然实现了。我和女儿住得距离很近,也方便互相照顾。”李文丽笑着说。
李文丽居住的丽园南区则更具年代感,2004年至2014年十年间分多期建成,新旧参差的楼宇见证着城市的变迁。“从第一批住户到现在,看着街道从冷清变热闹,邻居们相处成了家人。”李文丽说,小区周边的生活超市门口用彩色粉笔写着每日特价,家政机构的服务公示贴在显眼处,商家与居民的熟稔,让这里充满人情味。老小区的沉淀与新社区的活力,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温暖氛围。
烟火细节里的城市温度
当然,庆祥街最动人的地方,就是那些看似“微不足道”的日常烟火。清晨,周世虎羊杂店前飘出醇厚的香气,周围的居民三三两两地进店入座,老板熟练地盛汤加料,一句“还是老样子?”的问候,透着熟稔的温情;周末午后,行道树的绿荫下,老人慢悠悠地散着步,在叙缘茶社里,几个好友围坐在一起,品品茶,聊聊天,任时光缓缓流过;傍晚,餐饮店铺灯火通明,“福牛涮肉”的热气、“胖子馄饨”的香气,与食客的谈笑声交织,成为一道鲜活的市井图景。
交通的有序,让这份烟火气更多了几分从容。街道上电动自行车与汽车各行其道,商铺门前的车辆停放整齐,外卖小哥穿梭其间却并不慌乱。街道两侧的绿树郁郁葱葱,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,孩子们在街边嬉戏,行人驻足选购商品,每个人都在这条街上演绎着平凡的日常,而这些场景,正是城市最生动的肌理。
庆祥街的魅力,还在于“融合”二字。商业与居住互不打扰,教育与医疗无缝衔接,企业与市井和谐共生。宁夏医用氧气厂的厂房旁,是热闹的餐饮铺;教育机构的隔壁,便是人气旺盛的超市;老旧居民楼前,现代化便利店生意红火。这种自然而然形成的和谐,让街道成为一个微型“城市生态圈”。
这里没有华丽的地标建筑,却已经成为居民离不开的生活载体。在这里,上班族能快速买到早餐,家长能就近送孩子上学,老人能轻松采购蔬果,患者能及时获得医疗服务。走出庆祥街时,暮色已至,沿街灯光次第亮起,暖黄的光晕里,车流与人流依旧从容。这条街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,却在日复一日的烟火流转中,成为承载生活、充满温度的城市脉络。(记者 吴璇 文/图)